创建专栏

您的位置:首页 > 党建中心 > 创建专栏 > 老年人逾越“数字鸿沟”有了纲领性文件

老年人逾越“数字鸿沟”有了纲领性文件

  2020-11-26
时间 : 2020-11-26   来源 : 青岛文明网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人民日报11月25日)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9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其中60岁及以上的网民仅占10.3%。而据统计到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54亿人,预计到今年底将达到2.55亿人。由此简单估算,目前有1.5亿左右老年人不是网民。

  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扫码点餐、在线挂号、网购车票、网约车出行等智能应用,在给人们生活越来越便捷的同时,近年来不收现金、打不着车、没有健康码无法乘坐公交车的尴尬场景时有发生。而常常感受到这种尴尬的,恰恰是最需要社会提供便利的那群人:老年人。新技术层出不穷,智能化、数字化让社会运转更加高效,却也给众多老年人带来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老年人如何适应,谁来帮助老年人,这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一道必解的题。

  也正因为此,“技术发展,也该等一等老年人”的呼声、“对老年人的数字扫盲不能忽视”的提醒等,总之是帮助老年人逾越“数字鸿沟”具有高度的共识,社会呼吁不断。但遗憾的是,在实际中我们多见的是口头呼吁和嘴上补课等,但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尤其是能够系统性帮老年人逾越“数字鸿沟”的行动,更是少见。

  这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尽管老年人“数字鸿沟”的短板一直存在,社会也期待改变,但在实际中这种“鸿沟”不是逐渐缩小,而是有不断拉大之势,在现代智能化应用面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适应和掉队,不但影响了老年人享受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形成诸多不便,实际上在很多时候也等于掣肘了我们数字智能的更快更好发展和普及应用,成为我国智能数字技术推广的一个障碍。

  稍稍研究不难发现,目前老年人出现“数字鸿沟”,可谓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老年人由于文化水平低、记忆力减退、与时俱进意识不够、不注意学习等,从而与时代和智能技术应有存在脱节。

  比如,一些应用程序在研发时,缺乏足够人性化考虑,在一些应用程序的设计上缺乏必要的“老年元素”,导致一些便民程序在老年人这里成了实质上的“难民程序”。

  再比如,一些系统或部门的经营与服务时,缺乏必要的服务思维,在实施或提供相关数字应用程序时,只注重了现代便捷技术的应用推广和服务,以及自身便利等,但却没有万全细致的考虑,忽略了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既给一些不会网络支付老年人带来不便,也随意剥夺了老年人等自由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力,无意间违法了有关法律的规定。

  当然,原因也许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这种背景下,再看此次方案,其围绕老年人在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七方面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完善“健康码”使用、便利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优化网上办理就医服务、保留传统金融服务方式、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便利办事服务、扩大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供给等20条具体工作措施。到2020年底前,集中力量推动各项传统服务兜底保障到位,抓紧出台实施一批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最迫切问题的有效措施,能够切实满足时下老年人迫切的基本生活需要,可谓是帮助老年人逾越“数字鸿沟”的一个时间表和路线图,是另一个加厚老年人权益的纲领性意义,针对性操作性都比较强,值得高度肯定和期待。

(责任编辑:兰玉立)


相关信息

  • QQ
  • 电话
  • 首页
  • 留言
  • 返回顶部